2016第七屆數位藝術表演獎 決選實地演出

  • 2016/06/26(周日) 13:30(+0800) ~ 18:00(+0800) ( iCal/Outlook, Google 日曆 )
  • 水源劇場 / 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92號10樓
  • 130 / 130
  •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、財團法人數位藝術基金會 共同主辦-廣藝基金會 聯絡主辦單位

「數位藝術表演獎」以發掘具實驗特色的數位藝術表演作品為宗旨,提供跨領域製作團隊一個對外發聲的平台。今年度第七屆表演獎決選活動,將於6月26日在公館水源劇場進行實地演出。活動對外開放索票,歡迎線上報名。

【演出資訊】
節目名稱|2016第七屆數位藝術表演獎 決選實地演出
演出時間|2016年6月26日(日)
演出地點|水源劇場 (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92號10樓)

演出場次
13:30  極至體能舞蹈團(MAD Theater)|機遇(Flying encounter)
15:30  林珮淳數位藝術實驗室(Lin Pey Chwen Digital Art Lab)|偶 Happening Rehearsal
17:30  遊牧行星(Nomad Planet)|火炬下的囚犯(Prisoners under the torch)

*活動開演前15分鐘開放入場
聯絡資訊|(02)7736-0708ext.613顏小姐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【內容介紹】
第一場次|13:30|極至體能舞蹈團|《機遇》

《機遇》是一齣前衛大膽的實驗。為台灣首次採用「四軸飛行器」(Drone)、「動作捕捉系統」(Motion capture system)和舞者共舞的作品,甚至「飛行器」本身就是「舞者」,必須編隊群舞。它還必須是「歌手」,藉由它的轉動頻率,和舞者相互唱和。它還必須是活動的「舞台裝置」,演繹舞者的靈魂。《機遇》結合不同領域專家,包含數位藝術創作者、視覺藝術背景的編舞家、電機工程師、航太專家,共同創作相互激盪。管理大師戴文波特說:「我們不該問,哪些工作會被機器取代,應正向的問:當我們有了更善於思考的機器幫助,可以做到什麼新成就。」《機遇》期待的成就,不僅讓機器與舞者相遇,也要讓觀眾看見表演藝術的新思維。

團隊簡介
極至體能舞蹈團(MAD Theater)創立於1997年,藝術總監石吉智為國內第一位具視覺藝術背景的編舞者,作品風格頗具多元特色,經常獲邀於國際舞蹈節,演出足跡遍及法國、美國、印度、澳洲、俄羅斯、馬來西亞等重要舞蹈節。近年開始與「木天寮互動設計有限公司」合作,該團隊成立於2011年,主要成員金啟平、吳冠穎,其創作融入心理學、生物構造學、行為學等研究支持,以感性與藝術手法,讓生活更美好、讓世界充滿驚奇。

演職員
互動科技總監    吳冠穎
視覺藝術總監    金啟平
表演藝術總監    石吉智
多軸飛行器設計    李建億
飛行顧問    張東琳
音樂    侯任祐、張鈞崴
室內定位系統    木天寮互動設計有限公司
舞者    曾惠婷、黃平
數位設計顧問    周玟慧
電機顧問    洪崇文
 

第二場|15:30|林珮淳數位藝術實驗室|《偶 Happening Rehearsal》

以「偶」來命名具有雙重的語意與內涵,大膽的將表演「形式」與作品「觀念」作更深層的交錯與實驗。在形式上企圖展現「偶發」的排練精神(Happening Rehearsal),藉由科技介面邀請觀眾與舞者作數位互動與遠距溝通,舞者、團員與參與的觀眾皆為舞台上的演員,編製一場開放性的實驗劇本,打破單一與線性的舞台表演形式。
在觀念上則表現「偶」的自我封閉狀態,如低頭族、自拍、互聯與沉溺在網路的虛擬世界,雖可與他人作遠距的溝通與傳情,也可盡情遨遊於無限制的網路空間,但身體卻如𣁽儡般被科技所控制,走不出自己的方塊。
因此,藉由「偶發」的排練(Happening Rehearsal)形式來反思人類每天穿戴各種科技裝備去扮演一個如舞台上的某一「偶」的角色,御裝後又需日復一日的再配備上台,準備排練另一天(場)的演出,猶如人類面對一個永遠難以逃脫的科技世界與框架。

團隊簡介
「林珮淳數位藝術實驗室」於2001年成立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研究所,主要以數位藝術媒材與手法進行多元的跨領域創作實驗,作品曾獲法國安亙湖數位創作全球首獎。

演職員
藝術總監    林珮淳
舞台監督    莊士鋐、林正宗、蔡昕融
程式設計    李家祥、蔡秉樺、郭為芃、劉祖昇
互動聲音設計    鄭建文、黃鈺婷
多媒體影像設計    李葳靜、王聖傑、莊士鋐、翟爾蕾、張嘉方
攝影剪輯    王聖傑、蔡昕融、周佳穎、黃奕儒、朱潔君
肢體設計    林正宗、游若婕
服裝造型設計    蕭思潁、張嘉方、蔡佩宜
燈光設計    張富傑
表演者    賀湘儀、曾歆雁、潘巴奈
現場樂器演奏    李哲衡
音響執行    劉子齊
舞台技術    李家祥、郭為芃、劉祖昇

第三場|17:30|遊牧行星|《火炬下的囚犯》

在未來世界中,充斥著陪伴我們的親密科技、仿生家電、機械飛行器,而非另一個肉身生物。若在這世界獨活,終究這也只是一個生存的終極實驗。
人類的日常揭穿了存活的秘密,我們所處的是一個被怎樣監視的世界?而監視我們的是旁人?國家?還是外星生物?又更甚是我們正漂移在宇宙的黑洞中?因為心眼隨眠,而看不見洞外的無垠邊際。也是吧,我們正活在宇宙的漆黑中,在迎面而來的幻象,我們撥開了霧,試圖喚起昏沈的意識與情感,和未來世界共生。
《火炬下的囚犯》重新詮釋柏拉圖的洞穴理論,以科技導入,試圖用程式碼控制無人機的飛行並與人類的身影對話,輔以高速攝影機辨識四軸無人機進行定位,試圖解決當下的生命難題。

團隊簡介
星際中流浪的「遊牧行星」,吸收了身邊的小星球,形成了擁有生命,而完整的星球,如同他們的團隊,揉合「數位、藝術、表演、聲音」。遊牧行星成立於2014年,結合各領域藝術家,聯合創作之模式運轉。本作品與台大網媒所imLab(洪一平教授)合作,以高速攝影機定位四軸無人機,在舞蹈實驗中,進行創作模式的進化,不單純於表演形態的表現、更作為藝術家應用於創作之新形式。

演職員
計劃負責人、藝術總監    陳依純
導演、聲音總監    鄧雯馨
編舞    鄭伊雯
演出    黃于芬
Demo表演    林修瑜
技術總監    洪一平
無人機動作編排、校正與測試    周孟勳
無人機追蹤技術、機械裝置設計、機構整合    羅禾淋
機械裝置設計    施威任
視訊技術    林利津
舞台美術    王妤安
舞台監督、燈光設計    黃彥勳
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【索票須知】
1.為維護演出品質,入場統一採線上登記制。最晚請於6月24日(五)中午12:00前,於活動報名頁面登記。每人限索票2張,一人一券,憑票入場。
2.索票成功後將寄發通知信函。每場次開演前30分鐘,可至水源劇場前台以通知信中的QR code、或網路登記之姓名、電話領取入場票券。
3.每場次開演前30分鐘,前台亦開放現場候補序位登記,採叫號入場。
4.票券遺失恕不補發,亦不受理切結書進場。如有票券問題請洽前台服務人員。
5.本次演出非親子節目。

【演出須知】
1.本節目為自由入座,演出前15分鐘開放進場。為維護其他觀眾權益,開演後恕不開放入場,敬請留意配合。
2.演出共分13:30|15:30|17:30三場次,每場演出含評審問答約為30分鐘。換場間隔2小時,期間請觀眾朋友至外場稍作休息。
3.觀演期間出入須攜帶演出票根。如票根遺失則無法再次入場,敬請留意。
4.為維護場內之安全,演出現場請依工作人員引導進行。請勿觸碰、拉扯演出道具與布幕,如造成損毀需負擔賠償責任。若經勸導無效者,工作人員有權要求離場。

【注意事項】
1.劇場內請勿飲食、吸菸、錄影及錄音。請勿攜帶寵物、危險物品入場。
2.主辦單位保有更動節目之權利,所有演出時間及內容將依現場實際狀況而訂。最新訊息將隨時公佈於官網與活動頁面,敬請留意。

更多資訊

2010年第一屆首獎《交響樂計畫壹、機械提琴》

2011年第二屆首獎《死亡的過程》

2012年第三屆首獎《黃翊與庫卡》

2013年第四屆首獎《錯置現象─擊樂科技表演結合計畫》

2015年第六屆首獎《Render Ghost》

 

水源劇場 / 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92號10樓

活動票券

票種 販售時間 售價
2016第七屆數位藝術表演獎-決選實地演出

2016/06/04 14:00(+0800) ~ 2016/06/24 12:00(+0800) 結束販售
  • 免費
下一步